搜索

欢迎光临武汉太平洋高级中学

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客服组: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
-

>
>
>
武汉教科院解读中考命题思路

校园新闻

武汉教科院解读中考命题思路

浏览量
  语文:阅读量较往年有所减少
  1.试卷时代气息浓郁、地域特色明显。“病句辨析题”4个选项的素材均选择了正在发生的最新事件,神舟九号、地大登山队登上珠峰等内容进入试卷。现代文阅读二选文《美丽的邂逅》表达了对当今社会阅读现象的思考,文章倡导全民阅读,以振兴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这与建设“书香武汉”的背景相契合。“综合性学习题”关注了关爱留守儿童,试卷以如何从精神层面关爱留守儿童设题,体现了人文关怀。
  2.作文材料从网络写作谈起,引导学生对当下一些写作现象乃至自己的写作状况进行思考,提醒学生应该有严谨恭敬的写作态度。对于作文题,学生会有话可说,朝着社会倡导的正确方向发表感受,也就是从注重文字的规范、优美、典雅入手,都会有不错的分数。
  3.3篇阅读注重考查学生字斟句酌的阅读习惯,只要学生静心阅读,认真分析,答案便水到渠成。现代文阅读一和文言文从性格培养和处事态度方面选材,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意义。现代文阅读二,作者表达了对当今社会浮躁功利的阅读心态的忧虑,倡导人们爱书、读书。这样的文本对引导学生静心读书有积极意义。
  4.据统计,全套试卷不到6000字,较之往年有所减少,适度减少学生的阅读量可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思考,组织语言。每道试题从题干的设计到答案的制定,都给优秀学生留下一个最佳的空间。在评分标准的制定上,命题者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设置合理的标高,从而确保优秀的学生在这些题目上能够得满分。数学:“数与代数”占分值最高。
 
  1.科学设计权重和难度分布。其中,“数与代数”43分(约占36%);“图形与几何”39分(约占33%);“统计与概率”16分(约占13%);“综合与实践”22分(约占18%)。试题注重低起点、缓坡度的难度分布,淡化繁复的几何推理的同时,加强了对学习品质的检测。如果凭直觉选择答案,就会失分,而且选错后还意识不到,“对必有因,错而不觉”的设计既利于选拔,又利于减轻考生心理负担。
  2.着重考查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基本思想和普遍适用方法,体现初中数学的基础性。试题还特别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品质,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对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
  3.回归教材,发挥教材在日常教学和复习备考中的典例作用。绝大多数试题从教材中来,背景是考生所熟知的,给人以“似曾相识又耳目一新”的感觉。
  4.能力立意,考查解题策略的优选与解题过程的优化,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
  5.关注应用,将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与已有的数学经验相结合,体现出数学的工具性和应用价值。如第23题中的“拱桥”、“禁航”、“水面升降”均为学生耳濡目染、容易理解的。
  6.试题难点相对分散,在整卷中逐步递增。
 
  英语:重点考查交际能力
  试题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考查,同时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查。
  1.注重基础知识,突出交际运用。试题都设置在具体的情景中,考查学生在语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打电话、看病、谈天气、问路等。全面考查学生的语音知识、日常交际用语,以及文化背景知识。单项选择题侧重考查了考生在具体语言情境中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考点涉及日常交际用语、常用语汇及语法。
  2.立足教材内容,考查了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凸显能力立意。试题严格依据教材内容,如完形填空的难度,考点设置、所选词汇,都没有超出词汇表;阅读理解的题干和选项都没有超出教材词汇。完形填空考查了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之上,准确运用词汇的能力;阅读理解考查了学生归纳文章大意、推断作者意图、把握文章细节及猜测词义的能力;短文填词既考查学生能否整体把握语篇内容,同时又考查学生掌握相关语法、词性变化和单词拼写的能力。
  3.选材语言地道,蕴含人文气息。全卷的阅读材料所选语言材料原汁原味。如完形填空的文章夹叙夹议,启迪学生在面对人生挫折和困境时,以坚持不懈的精神勇敢地迎接挑战。阅读A篇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以美的眼光感悟美的世界。
  4.关注社会生活,彰显时代特色。试题选材贴近生活,体现时代特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例如英语听力测试最后一段独白呼吁献血,倡导爱心、提倡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选择填空中的40题取材于不久前在武汉举办的“汤尤杯”羽毛球赛,书面表达的内容则引导学生“旧物利用”的意识,彰显了武汉市现代化的城市风貌。
 
  物理:与生活联系紧密
  1.试题来源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密切联系社会。如生活中的洒水车、遥控直升机模型、眼镜、喷雾降温,还有化学专利(电热课椅)、天文现象(日食)、社会的发展(核能利用)、科技的进步(向阳红09科考船和蛟龙号深潜器),着重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心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导教学联系实际,体现武汉特色,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2.试题紧扣教材,考查重点知识。如12、13、14、18、26等题的图是教材插图,引导老师用活、用好教材,把教材弄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试题立足基础,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聚焦核心知识和重点内容。重点考查了运动的相对性、力的示意图、牛顿第一定律、质量、密度、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功和功率、电路的识别与计算、欧姆定律、电阻、电热、电功率、磁场和电磁感应、折射、凸透镜成像、物态变化、比热容、噪声的控制等等,试卷通过20、27、28题将全卷的难点分散,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的思想。
  3.试题尊重实验事实,全面考核科学探究。试卷有6题考查科学探究能力,全面考查了实验器材、原理、过程、方法、数据分析处理、评估和结论等。
  4.试题注重能力考查,适当关注学段衔接。试题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运用所学知识弄清楚物理情景,建立较简单的物理模型,通过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分析物理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分别考查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审题能力、理解能力、识别和分析图表的能力。试题不仅从能力角度做好了初中和高中的衔接,还从学生所学知识的角度适当做好初中和高中的衔接。如19题涉及分析I-U图像,考查了数理结合的思想,类似试题还有10、14、15、22等等,这些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所必备的。
 
  化学:着眼身边的化学物质
  1.化学试题题型结构及分值分配为:选择题8小题,24分,非选择题6小题,30分,共计54分。试题考查内容覆盖面大,重点考查初中化学课程中最核心知识。
  考试内容分布为:身边的化学物质22分,约占40%;物质构成的奥秘10分,约占18%;物质的化学变化16分;约占31%;化学与社会发展6分,约占11%。
  2.本试卷考查识记水平的有7分,约占13%;理解水平10分,约占19%;简单应用水平12分,约占22%;问题解决水平25分,约占46%。充分体现了能力立意的思想,死记硬背难以获得高分。
  3.本试卷对科学探究的考查包括实验技能和探究要素两个方面。考查的实验技能包括:根据要求选择药品、仪器,安全操作,PH试纸的使用,混合物的分离,物质的提取、检验、除杂、干燥,气体的制取。考查的探究要素包括: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4.突出实际应用,关注化学与技术、社会的联系。试题以学生熟悉的物质如木炭、煤的使用以及实验室中使用白磷,香烟的烟气,甲醛、葡萄糖,尾气处理等情景为素材,体现合理使用化学物质对人类的作用,提升学生对新材料、新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的关注度。
  5.重视学生化学观念和基本思想的发展,关注初高中的衔接。
 
  思想品德:聚焦家乡发展
  1.凸显价值引领,关注精神成长。试题本身就是一篇生动的德育教材,洋溢着人性的光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己救人的感人行为,到新疆生活条件最艰苦的帕米尔高原义务支教的志愿者王晰昧的事迹等,都闪耀着至真的高尚情怀。考生不用做题,品读试卷就是一种德育力量的绽放,也引发考生对人生的认识和再思考。
  2.把握时代脉搏,聚焦家乡发展。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考查学生对热点事件的感知和解读能力。试题选材上力求就地取材,对武汉“一往情深”,紧密联系武汉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
  3.渗透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胸怀。试题在引领学生书写时代画卷的同时,处处渗透着开放的意识,为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奠定基础。如第3题以中美建交33年为载体,考查竞争与合作的话题。第10题以中国加入WTO10年来在世界舞台上的作为,彰显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
  4.巧设活动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非选择题都有一个明确的探究主题,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主题,营造了精要、大气、真实的情景和韵味。如第33题模拟“宣传栏”的形式,图文并茂,简约的形式让学生一目了然,耳目一新。
 
  历史与社会:隐含热点体现综合
  1.考主干知识。首先,试卷从43个考点中筛选了24个考点,加强主干知识的考查。其次,尽量降低考查层次要求,在全卷24个考点中,有16个考点降低了一个考查目标层次,3个考点降低了两个考查目标的层次。为此,不少试题表述直接取自教材或在题干中直接提示。第三、将主观试题客观化,减少书写量。
  试题选取工业文明进程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文明成就、重要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现代社会理念等内容,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了解、理解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认识。
  2.宏观立意,微观考查。试卷紧扣主线,通过“探索强国之路(31题)”和“感悟和平发展(32题)”两个问题,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历史画卷。
  3.隐含热点,体现综合。试卷的综合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历史知识的综合,二是历史与现实的综合,三是学习方法与学习要求的综合。如试卷中第31题、32题主题立意与内容整体体现了历史知识,历史与现实的综合。
  4.适度创新、讲求开放。主要变化有,一是从选择题难度大,主观题难度小,调整为主观题难度大于选择题,既有利于合格,又方便选拔;二是对热点问题处理方式的创新,从直接考查到间接反映;三是对开放程度的调整,从过度追求开放到适度追求开放;四是对个别问题要求调整,从降低难度、两次判断到提升难度、一次选择。

招生中心